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教务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8浏览次数:

湘一师校字〔2019〕92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新时代湖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和湖南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9〕35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


“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以破解难题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保障,持续推动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二、建设目标

夯实本科教育核心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工程,争取五年内,完成所有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幅提升,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教学评价和长效激励机制更加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

三、主要举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夯实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在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中落实好党的领导,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书记、校长亲自抓带头抓。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大讨论,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振兴本科教育的思路举措。要聚焦具体问题和关键环节,通过学习讨论、会议培训等多种形式,动员全体教师参与,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

2.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切实推进“三全育人”。完善学风建设协同联动机制,实行学风建设书记、院长共同负责制,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责任、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责任、学生的学习主体责任。建设系统化的学生素质成长发展平台,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突出学院主体地位,加强校院联动,形成育人合力。积极适应国家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构建本科招生计划动态管理和以专业为导向的招生录取机制。

3.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持续完善“五力合一”的学生思政工作机制,落实“十育人”理念,定期举办“一师讲堂”“一师论坛”,打造“红色高地”,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4.强化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专业育人功能。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我校革命文化资源,将红色教育基因融入课程教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各学院要结合不同专业以及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通过师资培训、案例推广和课程示范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一院一特色”。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提升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

5.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立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定期组织专业办学水平评价,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深入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加强师范专业建设,打造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与特色专业。推行“专业提升计划”,在建设好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力争到2021年共建设12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形成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

6.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树牢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坚持分类建设、扶强扶特,鼓励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实行新开课准入制,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在建设好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辅导”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和孵化计划,每个专业重点建设1门专业基础课和1门专业核心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以赛促教,继续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和信息化教学竞赛,精心打造“金课”。管评结合,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全程管理和科学评估,淘汰“水课”。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建立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机制,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课程质量评估。

加强教材研究,固化优质课程建设成果,丰富教材呈现形式;通过相关教材立项资助(培育)、教材出版补助、优质(获奖)教材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教材,积极推动编写和出版高水平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培育一批校级精品教材,努力建成一批省级精品教材。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7.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充分发挥我校牵头建设的小学教师教育联盟、湖南省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保障学生实习实验实训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过程、评阅、答辩等环节的全程检查和档案资料管理;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把基础教育改革和企业技术革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求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选题来源。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服务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加强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着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8.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手段,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因材施教,通过教学改革推动学习革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合理使用智慧教学工具,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激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启发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科研训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模拟、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网络课程资源服务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广泛应用。

9.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作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广泛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稳步拓宽学科竞赛的种类和覆盖面,推行面向全校的“一院一赛”和按专业类别开展的校内学科竞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加强公共教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向学生开放,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将学科优势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充分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取学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0.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推进辅修专业制度试点,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健全选课制度,加强选课指导,提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完善二级教学单位管理体制,加大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力度,明确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责与权限,逐步建立学院为主体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使教学管理运行更加科学、顺畅。

(五)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校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选树一批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宣传表彰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教书育人贡献突出的教师,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书育人行为;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校史校情教育,举办青年教师线上线下培训,落实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举措。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档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师德表现作为人员招聘、人才推荐、考核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 “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1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系列化培训,加强课程思政、课堂互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考核等特色培训,强化教师在岗专业科目培训,全力支撑课堂教学革命和“金课”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新入职教师必须经过试讲、考核等环节,获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学校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方可主讲课程。继续实施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工程,落实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我校《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鼓励、支持教师到境外、国外学习进修,通过国内外访学、企事业单位挂职等,提升教师实践育人能力;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导师制推进力度,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快速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课堂教学公开,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定期举办课堂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学沙龙等活动,强化教师同行互听互评与经验共享,促进教师勤于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创新已在全校推行的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评选的内容与形式,强化对教师的正面引导,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团体和实务部门建立长期师资培训合作关系,通过团队派出、合作研究、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3.加强教学组织建设。以院系和课程(群)为基础,加强课程组、教研室与教学团队建设,继续做好校级优秀教研室的评选工作。根据课程教学和改革需要,建设由高水平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加大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团队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已组建的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教改研究和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建设,做好教研教改成果的总结、应用和推广。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特别是各院部教务办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教务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研究,提高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创造性开展工作,逐步实现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六)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制度

14.健全教师评价机制。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在岗教授、副教授,降低其职称等级聘任。在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中,突出对本科教学工作量、质量和成果的考核。推进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制定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团队的配套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与团队建设目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增加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考核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育人水平。

15.健全教师激励制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内容制定激励政策。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进一步完善我校优课优酬制度。加大教学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权重。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设立“杰出教师教学奖”,重点奖励长期从事一线本科教学、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和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特别是开展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加强富有创新性、特色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建设,形成重视教学、鼓励教学的激励机制。持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七)加强学业评价和学业指导

16.改革学业考核评价。强化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的评价导向,实行多形式学习成绩的考核,改革学生学业评价考核制度,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取消“清考制度”。从试卷考查、实践操作(科研能力)、案例分析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查和评价学生,增加课堂问答、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调研报告等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17.完善学业指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业指导中心的作用。继续推行学业导师制度,加强学业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和规划未来发展的作用。编制学生学习指南,开展学生专业学习与规划指导,将学业指导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业指导信息的传递效率、覆盖范围和学业指导的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学生互助机制,发挥优秀学生示范作用。采取学业预警、学业辅导等形式,加强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引导和帮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升学生整体学业水平。

(八)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18.深化全方位多渠道协同育人。强化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促进,建立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两所附小、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合作,积极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以我校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省级校企(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争取新建2-3个省级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基地)。继续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深化政府、高校、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发挥小学教师教育联盟在师范生培养和服务基础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实习及职后培训上“共享培养资源、共拟培养规划、共商培养内容、共建实训基地、共育教学团队、共管实践运行”,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培养、培训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

19.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实施,进一步加强与已构建合作关系的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并积极开辟各种途径接洽境外大学,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学生交流类型扩大和层次提升,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逐步增加外派志愿者和交换生数量,鼓励学生参加海外访学、实习和游学项目,丰富学生海外学习、实习经历,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访学或开展学术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九)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力度,建设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管理简便、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智慧教学平台,改造传统教室,逐步建设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为实现互动式教学创设条件。优化校园内部治理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大数据应用,提升智慧管理对教学的支持与应用水平。开展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MOOC、SPOC等公共教学资源,将最新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程建设,

不断提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力争建成10-15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15门国家级、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以优质在线课程带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修订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听巡课方式,实现教学信息的实时反馈,促进教学督导信息化,构建领导听课、督导检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校友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强化校院二级教学评价常态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定期编制与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增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完善校院两级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发布毕业生质量报告,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

(十一)加强组织保障和条件保障

2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本科教育“一把手工程”,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指导和帮助学院解决制约本科教育改革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每两年召开1次全校性教学工作大会,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和总结;定期召开职能部门教学工作专题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具体问题。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育工作。全校各部门要以服务本科教育为中心研究和开展工作,努力将本部门的业务优势转化为支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二级学院党政班子专题研究教学会议每年不少于6次,其执行情况纳入年度院部教学工作考核范围。

2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教学支出结构,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奖励、创业创新训练、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实训等各类教学专项经费投入,逐年提高教学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加快教学条件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9年12月28日






Copyright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410205    电子邮件:  dysfjw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