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为了做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拓展课程开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通识拓展课程的建设工作
1.建设通识选修“金课”
为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结合智慧教学手段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各院部要高度重视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工作,鼓励教授、博士开课,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制订通识课程体系的长期建设规划,确保每个学院能够开出一定数量的通识选修“金课”。
2.打造一师特色选修课程
挖掘一师红色文化资源,鼓励、支持开设“毛泽东经典著作选读”“毛泽东诗词鉴赏”“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经典语录”等红色选修课程,拓宽该类课程的使用面向。各院部应统筹规划,集中资源和力量扶持至少一门具有一师特色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与建设。
二、申报原则
1.课程的开设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课程必须面向全校学生,课程内容安排要适应学生跨类选修的需要和普遍接受原则,避免过分专业化。
3.各学院可在学校通识课程体系内,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艺术素养、体育与健康、教师教育和创新创业七个系列中自主申报课程。
4.鼓励教师在通识拓展课程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的改革,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5.学校积极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充实通识课程体系,作为学校通识拓展课程的有益补充。鼓励我校教师自主开发通识拓展在线开放课程。
三、申报要求
1.申报范围。本次申报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原则上限于2018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拓展课程(见附件1)。如需申请列表之外的课程,开课教师应先向院部提出申请,填写新开课申请表(见附件2),院部审核后将纸质档申请表统一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教师再在教务管理系统提交开课申请。职能部门兼课教师如申请开课,需按学科归队,将申请提交至相应院部。
2.申报资格。原则上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有博士或讲师及以上学历或职称,或近3年学生评教综合排名至少有2次在前40%以内。申请开课的教师必须在教务系统提交申请(见附件3),各院部应对开课教师做好资格审查,认真组织好教学督导工作。近3年学生评教综合排名有2次在后20%的教师不予申报。
3.开课形式。一门课程原则上由一名教师独立讲授。教授或博士开课的,可采用两名教师分段上课的形式,或者多个专题讲座综合成一门课程。因疫情防控需要,开课教师需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4.开课要求。申报须有完整的课程大纲,课程大纲应在教务管理系统下载模板进行撰写并上传。开课后,教案、讲稿或课件应自行归档备查。课程结束后,考查文档应按开课院部要求整理并提交院部备存。
5.课程学分与学时。 通识拓展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总学时32学时,每周3学时。最后一次课的2学时安排课程考核,如果课程考核的形式为课后论文写作,则最后一次课的2学时应该安排在教室上课。
6.开课条件。每门通识拓展课程人数应不低于50人(体育类、实践或实验类课程不低于30人),若选课人数未达到人数要求,则自动取消课程开设。因疫情防控需要,线下课程选课人数上限原则上需控制在100人以内。
7.调停课处理。通识拓展课程是全校性的公选课,牵涉面广,所以开课申请一旦审核通过,非不可控原因,教师必须正常开课。停开课程申请需在学生选课前提交,由退课教师本人书写,说明停开理由,经院部负责教学的副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停开一次及以上的教师,教务处在接下来的一学年不再接受其通识拓展课程的开课申请。
开课后,原则上不得调停课。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按正常的调课程序进行报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调课信息由授课教师负责通知学生。
四、工作要求
1.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拓展课程开设,多开课、开好课,确保通识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院部应统筹规划,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确定通识拓展课程的申报,对课程质量要严格把关,对开课内容、课程大纲要仔细审核,对教师是否能正常开课要做出评价。
2.本次开课申请采用教务管理系统申报,所有附件请登录教务处网站“通知公告”下载。各院部务必于2021年7月15日前,组织完成本院部的开课申请,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完成系统审核。
联系人:黄建密、熊薇 联系电话:88227991
电子邮箱:dysfjyk@163.com
附件:
1.2018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拓展课程一览表
2.通识拓展课程新开课申请表
3.通识拓展课程开课申请和审核操作流程表
教务处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