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规范

您的当前位置: 文字规范正文
现代汉语概述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6日 17:50 点击数: 来源: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它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①方言;②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规定:通用语言就是普通话,通用文字就是规范汉字)。③两者关系: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它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长期使用。

2.结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功能: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经过琢磨、加工,更周密、严谨。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例如买东西的对话。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例如报纸社论)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1.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共同语书面语1:先秦书面语(文言文)

共同语书面语2:白话文学——白话文(“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普通话书面语

口语: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

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

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

3.湘方言

4.赣方言

5.客家方言

6.闽方言

7.粤方言

八大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与十大方言(晋语、平话、徽语)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具有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许多特点。

(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音乐性强

1.没有复辅音一个音节内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例如没有str,sp等。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整齐。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产生乐音性。(个别口语词只有辅音:嗯,哼——语气词、叹词方言中否定词多为鼻音:m)

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使音节界限分明,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乐音性。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词缀少,类词缀:热:出国~,足球~,股票~,~播,~映,~评,~招;嫂:空嫂,军嫂,警嫂。

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有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不很好——很不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长河落日圆;小羊山上吃草。

我和弟弟、我的弟弟;门外下了雨,门外下过雨,门外下着雨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合成词(主谓式:月亮,衣冠楚楚,月亮升上了天空;动宾式:司机,爱我中华,学习文化;动补式:提高、扩大、讲清楚,衣服洗的很干净)

词本位,词组本位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英语:名词——主语、宾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表语;副词——状语动名词(主语、宾语)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她喜欢学习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北京人爱侃大山,他北京人,他喜欢北京人,北京人的房子不大。

美丽是生活的必需品,她很美丽,她爱美丽,美丽的祖国我的家。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一般语言有“度量衡”量词(米、克、升),无专用量词(个、只、枚……)。汉语一开始也是没有专用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岁寒三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者借用名词,例如“牛十牛”。后来发展出量词。量词用法复杂,名词不同,量词不同,例如: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量词易误用,例如:一颗拒绝融化的冰、一座座山川相连、一丝新绿、……。英语中没有这些量词。英语中没有语气词,汉语中有,例如“我吗?”“他呢。”“走吧!”

附录:

一、使用量词要细心

汉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量词十分丰富。而且运用时,也显得比较复杂,名词不同,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例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张纸、一粒米”,中间的量词就各不相同。使用时若不细心分辨,就可能张冠李戴,误用量词。例如《咬文嚼字》2001年第7期就有两处这样的失误。一是《说“稗麦”》一文中的“一段书”(“那就先让我抄一段书:洪迈《容斋随笔》卷五有一则《稗沙门》……)。“书”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只能用“本、部、套”等具有“整体义”的能表示“一册”或“多册”的量词来搭配,不能用表示“部分义”的“段”作量词(因为“书”中的“一段”不能叫“书”)。这里应说“一段文字”、“一段话”、“一段文章”(或“从书上抄一段”)。二是封底《渴望星期五》(书名)的广告词中的“一部……报告”(“这是一部在中学里广为流传,由靳羽西、陈丹燕等加盟完成的人生素质报告”)。“部”可以与“书籍”、“影片”搭配,却不可以与“报告”搭配,即没有“一部报告”的说法。与“报告”搭配的量词是“份”、“个”等。此处可改为“一份……报告”(为了强调篇幅,可以加上“长篇”)。

二、歌词中的量词误用六例

歌词中的量词就常有误用的,试举六例如下。

1.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不变的寒冷和清醒。(《拒绝融化的冰》)

按:“颗”作为量词,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例如“珠子”、“黄豆”、“子弹”、“牙

齿”。如果不特别说明是“冰晶”或“冰锥”,通常情况下的“冰”是块状的而不是颗粒状,因此不论“颗”而论“块”,尤其是那种要“拒绝融化的冰”。因此歌词中的“一颗冰”应该改为“一块冰”。

2.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守候。(《星星点灯》)

按:星星可以论“颗”,星光不可论“颗”,而论“点”、“缕”、“丝”等,例如:

转瞬即逝的一亮,也许能使你联想起无数个晴朗的夜晚,回忆起曾经洒落在你人生旅途上的点点星光。(《洒落的星光》,人民日报1997.7.14)

草垛旁的麻雀啄出第一缕星光,惬意地飞到了屋檐下。(《淮海散章(二题)》,人民日报2002.6.27)

天阴得没有一丝星光,雨还在下,指挥部的20多个人靠着两个手电互相扶拉着往前摸。

(《总指挥遇险记》,人民日报1998.8.20)

此处可将“星光”改成“星星”,或将“颗”改成“点”、“缕”、“丝”。

3.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

按:“番”作为量词。意思是: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回;次;遍:思考一~|几~周折|三~五次|翻了一~。(见《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它不能用于“春秋冬夏”。“春秋冬夏”是指季节的,它的量词应该是“个”。“春秋冬夏”的原形是“春夏秋冬”,为了歌词压韵才改为“春秋冬夏”,“春夏秋冬”的量词就是用“个”的,例如:

当年我面对一个已走过70个春夏秋冬的老故宫人,在其左右时听的最多,也曾看到他以积70年工作所深刻理解提炼出主要思想内涵的文字,更能洞察到他对故宫文物古建保护现实工作的思想。(《一位老故宫人的心愿》,人民日报2002.6.28)

二十个春夏秋冬,她从专管员、科长、团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税花》,人民日报2002.12.18)

“酸甜苦辣”是指滋味,它的量词不是“场”,而是“番”或“种”。例如:

农家子弟,儿时生活,身边实事,地上的活生生人物,眼界不算宽广,也不大赶得上时髦,然而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酸甜苦辣,真切感人得紧。(《乡情与亲情》,人民日报2000.4.22)

讲信用,令张武村一路坦途,快速发展,然而葡萄专业村徽王乡郭家村农民,咀嚼的是另一番酸甜苦辣。(《“信用”把农民带进市场》,人民日报2002.8.29)

他说,他之所以发起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全在于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后,痛感中国人在南非“一盘散沙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心永向祖国”--记南非中华工商联合会》,人民日报1996.10.3)

红桃k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高科技产业的民营企业之一,从6000元起家,发展到今天总资产45亿元的规模,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履行职责不负使命》,人民日报2000.3.15)

因此,原歌词“一番番春秋冬夏”可改为“一个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可改为“一番番酸甜苦辣”或“一种种酸甜苦辣”。

4.捧一盏乡酒思念着你哟,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望乡》)

按:“盏”作为量词,在古代汉语中可用于酒,义同“杯”,例如李清照词《声声慢》中的名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可是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盏”只能“用于灯”,例如:一~点灯。(见《现代汉语词典》)。所以,“捧一盏乡酒”应该改成“捧一杯乡酒”。这样既合乎规范又通俗易懂。

5.哪怕我是一棵小草,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哪怕我是一滴水,啊,也要为你荡起美丽涟漪。(《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按:“新绿”指“初春植物现出的嫩绿”。(见《现代汉语词典》)它是指一种颜色,颜色的量词是用“片”(面积大)或“点”(面积小),不能用“丝”。例如:

在大榄山郊野公园,官兵们3次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5万多株树苗为香港增添一片新绿。(《军旗鲜艳紫荆香》,人民日报2002.6.25)

一度伤痕累累的乌兰察布草原出现了一片片新绿。(《让绿色家园更秀美》,人民日报2002.12.22)

给母亲河一点绿吧,在岸边栽一棵树!(《我的母亲河》,人民日报2002.5.2)

4月初的莫斯科,春回大地。虽然天空还不时飘起雪花,早晚还透着丝丝寒意,然而树枝已初绽嫩芽,草坪也泛起点点新绿。(《在伟大邻邦的都城》,人民日报1996.4.3)

于是,雪岭便留下报春的色彩,点点新绿,点点嫣红。(《长白山抒情》,人民日报2002.1.3)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掀起的城市化生态化浪潮中,四明山农民敏锐地感觉到,城市绿化似乎还缺少一点艳丽的红色,四季常红的红枫不就是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吗?(《红色致富路》,人民日报2002.12.14)

因此歌词中的“一丝新绿”应作修改,考虑它只涉及“一棵小草”,故“一丝新绿”可改为“一点新绿”。

6.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青藏高原》)

按:该例“一座座山川”中量词“座”是误用(川指“河流”,不能说“一座川”)。与上述5例不同,此例较好的改法不是改前面的量词而是改后面的名词:将“川”删去或将“山川”改为“山脉”。后者保持了双音节结构。参考:朱幼麟6月10日从香港启程,穿越了36个城市和3座山脉,行程2000多公里,空中飞行近40个小时。(《朱幼麟驾动力滑翔伞从港抵京》,人民日报1995.6.21)

此外,也可以将“一座座山川相连”改成“一座座山与川相连”,这样可以认为“一座座”只修饰限制“山”而与“川”无关。

如果一定要改量词,恐怕只有选用“片”,即将原歌词改为:我看见一片片山一片片山川,一片片山川相连。

这里“一片山川”的说法不是很普遍(多说“一片山河”),但也不是没有用例。例如:

编者按:修梯田,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已经不算新鲜。然而像甘肃省庄浪县这样,几任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力,苦干30多年,修出一个梯田化县,再造一片秀美的山川,则是世上罕见的。(《庄浪人的骄傲——记黄土高原上全国梯田化第一县》,人民日报1998.5.25)

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四处多年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注意做到建一条铁路,绿一片山川。这一行动受到了广泛赞誉。(《建一条铁路 绿一片山川》,光明日报1998.11.1)

将“座”改为“片”,也算勉强可以,但不如将“山川”改为“山”或“山脉”好。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1.汉语是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除了中国,汉语还分布在世界各大州。

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4.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

5.中国古代文明及古代汉语的强势影响。历史上的日本、越南、高丽(朝鲜)都曾使用汉语。日本、韩国还用汉字。

六、现代汉语的时限

1919年特别是建国以来的汉语。初期是早期白话。前身是近代汉语,再往前是古代汉语。

当前有人提“当代汉语”(《当代汉语词典》)。当前汉语的特点:新词新义大量产生:入世、黑客、个唱、隆胸。

表达更精练,高度信息化:

缩略:申奥、打假、普京晤布什、惊现……。

活用:做客新浪网,做客强国论坛,备战北京,备战奥运,等等。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现代汉语词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