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9月28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了“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学研讨会。副校长江正云、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科室成员、各学院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蒋蓉主持。
蒋蓉处长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指出任课教师必须理清专业课程、教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与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把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采用多种手段推进其建设与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小学学科教学论教学的质量与实效,切实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从教能力,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后,与会教师结合最新修订的课程大纲,分别介绍了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近年来的教学情况以及经验,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
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建平介绍了小学教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内容,点明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与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指出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杨林分享了其团队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现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了小学语文名篇解读和小学语文名家研究,培养师范生能教会研的能力。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小玲介绍了小学英语教学论团队近期在教学方式改革上的尝试,并提出“一个好的英语老师一定是一个好的英语学习者”。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周克江分享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内容、教法和课程设计三方面的改革探索,特别介绍了案例分析与探讨、线下教学与线上辅导、教材与资源结合、基地示范与校内演练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式。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秀琼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强调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选用好的案例进行教学、关注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优化数学思想方法四个方面在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作用。
音乐与舞蹈学院刘婧博士介绍了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分享了为突出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师范性”“实践性”“前沿性”和“多元性”特点,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她本人在小学一线教学的课堂实录、教学示范、国内外音乐教育体系以及课程组老师的线上课程进行的尝试与创新。
教育科学学院范增博士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重点分享了四年制和六年制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经验;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谷炽辉从美术教学论团队建设情况入手,强调了团队建设对师范生成长和从教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体育学院教授黄晓丽结合自己在其他高校的任教经历,针对小学体育老师与高中体育教师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享了小学体育教学论教师该如何结合教学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彩虹博士结合课程大纲就小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探索进行了分享。
副校长江正云肯定了老师们的长期付出,为培养师范生适应教育教学能力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指出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仍可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他强调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学校高度重视其师资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队伍要建立起来,各学院要成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师资团队。第二,力量要凝聚起来,相关的教学研讨应经常开展、学院轮流开展。第三,目标要明确起来,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研究方向也要有目标、有侧重。第四,效果要显现出来,只有在教学中思考、研讨起来,效果才能在师范生培养中显现出来。
长期以来,教务处以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课程大纲的修订为主要抓手,着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师范教育特色。本次正是对主干课程教学这一人才培养“主战场”相关问题的研讨。本次参会的教师约30人,研究方向覆盖了小学9个学科。老师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研讨会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研讨内容佳,效果好,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探讨。
